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人与动物,皆有佛性、皆为平等。因此,救鸟一命或救鱼一命也胜造七级浮屠。浩瀚的佛经,也论证了这一点。放生,功德无量啊!因此,佛教徒多乐于放生,非佛教徒也乐于放生。本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善事。既尊重生命、发扬慈悲精神,又保护生态、弘扬环保理念。可是,不知为什么,于今日,放生的实践,虽功颇多,但过亦不少,使佛教界引为憾事。
我不止一次看到,前面刚放生,后面就有人去抓了。抓者非放生者,他是抓去再卖还是煮了吃?我也不只一次看到,要被放生的鱼,被闷在桶里,等着放生,一部分已经死了。我曾到福州花鸟市场,东走西逛,鸟虫鱼龟的买卖颇兴,问经营者原因,说是放生者多了,有市场需求。听了,我心直往下沉。这不就意味着:因为放生,所以诱发了猎捕。那么说来,这放生不等于是变相的杀生吗?据向专家了解,鸟鱼等有自己适应的生存环境,一旦环境改变太大,便无法生存。我们把鸟鱼抓来买来,茫然地投放到一种未必是它适应的新环境中,便会导致他的死亡。有的放生场所,各类鱼种混居一处,产生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与人类一样,鸟鱼类等也都携带有病毒细菌。原来,他们居于深山深潭,于它们自己的领地,人类较少前往。而现在,它们与我们人类接近了接触了,带给人类病毒的隐患就加大,人类因此传染得病的几率就增多。
这真让我们为难。不放生,被抓捕的鸟鱼不是死定了吗?放生了,必诱发更多的抓捕行为发生,乃至其它的弊端产生。这就提醒我们,放生,一定要因物因地因时地慎重进行,否则,不是放生,乃放死也。
佛法告诉我们,鸟类虫鱼的生命是要拯救保护。但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更要拯救保护啊。如果我们能把拯救鸟类虫鱼的行为与精神同时扩展到拯救保护人类上,致力于人类困难的救助,我想,这是更大范围更大意义的放生。同时,也却除了放生鸟类虫鱼产生弊端的根源,实乃一举二得,何乐而不更着力地为之呢?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 1988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佛学院。之后,留学于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服务于福建省佛教协会。1997年,出任省佛协副秘书长。1998年,省佛协换届,出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同年,主持福州开元寺寺务工作,2004年升任该寺方丈。2003年,当选省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
传真:51662115转8013 技术支持:13391787800(24小时) 信箱:admin@fjnet.com 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3391787876/13391787875 010-51662115转8027或8026 010-51656995
投稿:13391787886   010-51662115转8005 信箱:news@fjnet.com(国内)fo84000@gmail.com(国际) QQ:983700265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8-11C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Copyright 1999 - 2011 佛教在线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QQ:1279236572
All Rights Reserved Buddhism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