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一法师、宽德法师、恣振法师、乾亨法师,受邀到访文殊院举行讲座交流
讲座现场
妙一法师、宽德法师、恣振法师、乾亨法师和学僧及居士交流
学僧提问
学僧提问
佛教在线四川讯 2017年12月12日晚,四川成都文殊院福慧楼会议室内,一场“校友加学长”的“传经送宝”交流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着。
当天,分别任教于广东佛学院和福建佛学院的四位法师:妙一法师、宽德法师、恣振法师、乾亨法师,受邀到访文殊院,以“曾经是佛学院学僧、而今为学长”的身份,与空林佛学院全体学僧以及青年佛学会唯识研修班读书会的居士学员,济济一堂,亲切交流。
四位法师诚恳、智慧又幽默,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求学路上的诸多经验和历程,分别就如何建立信仰传持佛法、如何深入经论树立正知见、如何学修并重,以及如何参访等话题,娓娓道来,交流现场其乐融融、法喜充满。
妙一法师现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广东佛学院教务长、光孝寺知客,并且正就读于人民大学宗教学研究生,他送给学僧们六句话:“了解佛教历史、熟悉佛教常识、树立正知正见、巩固道心和信仰、坚守传统精神、辨别外道邪法。”
妙一法师告诉学僧们,今生自己做出的最正确选择就是出家和读佛学院,只有通过读书,深入经藏,做一个有学问有修行的出家人,才能代表正法、代表佛教。
广东佛学院授课法师、光孝寺副寺兼知客宽德法师,则从“如何正确认识初心、如何历事练心”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作为中国佛学院唯识专业研究生,宽德法师认为,无论出家在家,学佛路上都会遇到烦恼,而因果不是简单的对等,很多的困惑都来自于对佛法的认知不够圆满,只有通过不断地闻思学修,才能检验自己对佛法的认知和方法是否正确。
宽德法师勉励空林佛学院的学僧们,珍惜佛学院的因缘和同窗情谊,虚心求学,不违初心。
“外出参访最值得去的就是去博物馆。”广东佛学院授课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编辑部编辑恣振法师,作为“资深驴友”为大家分享参访经验——“要学会怎么玩和玩什么”,他说,在游历中亲身体验祖师大德们求法之路的艰辛,才能真切体会到佛典的来之不易。
福建佛学院授课法师乾亨法师,对研修班学员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第七识如何恒审思量第八识的见分相分?”
“站在唯识的角度如何区分心识缘境时的差别?”
“如何理解唯识种子的因果关系?”
“龟毛兔角是非量,是不存在的,但又不是空,为什么佛教会安立这个概念呢?”
......
亲近善知识是皈依后的正行之一,遇到善知识怎能放过学习的机会。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学僧及居士学员纷纷就学习中的疑惑积极请教,法师们都给予了生动而详细的解答。
其中既有佛法教义的探讨,又有现实中如何坚守道心的心路分享,以及如何住持佛法和护持佛法......短暂的两个小时交流,无论佛学院的学僧还是研修班的学员,都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愉快的交流结束后,空林佛学院执行总干事亦乐法师,代表学僧和学员感恩四位法师的到来,并表示,期待法师们今后常来文殊院传经送宝。
空林佛学院及青年佛学会历来注重交流学习,今年已先后邀请到大象佛学图书馆演相法师、台湾法鼓山法源法师等善知识前来举办讲座和交流,此次又迎来南方沿海四位法师,令学僧和居士学员皆得殊胜因缘亲近善士、开阔视野、普受法雨甘露。(图文:妙乐)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