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北京讯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正积极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情况下,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年度例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提出,生态文明的宏观制度、机制与评价体系要想得到充分的贯彻,要有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支撑。充满活力的生态文明应是宏观制度建设与微观文化建设两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有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内容里,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学诚法师今年专门准备了《中国佛教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提出从宏观制度和微观文化两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学诚法师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意味着由国家主导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机制与评价体系,以规范那些对生态环境可能构成重大影响的社会行为。从微观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意味着社会大众接受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比现代生态思潮而言,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生态文化内涵,更加具有亲和力、生命力。佛教的生态文化资源尤为丰富。例如,佛教提倡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把对自然的索取和消耗尽量降至最低;在各种消费习惯中,佛教尤其反对以动物生命为代价的物质享受,并且提倡合理放生。,
学诚法师指出,人类无限的欲望是生态恶化的症结根源所在。而这种状态绝不是靠科技进步就能轻易解决的简单问题。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体。破坏环境是人类不可理喻的自我摧残。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发展困境的大背景下,让佛教的生态智慧及其伦理规范参与建构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模式,让佛教的生态文化参与培育当代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正当其时。(文:张晓东 台林珍)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相关新闻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