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精品博文 > 博文推荐

金刚经感悟:不要执着于功德

2013年11月06日 10:28:00 净土义工的新浪博客 点击:0

佛祖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生出一种执着心来做布施,那就会被蒙蔽了心智。反过来,如果你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执着,那就好像一个明眼人在阳光的照耀下,能够看到种种景象。

这里佛祖虽然只说了布施一种波罗蜜,但是其他几种波罗蜜也是一样的,都不能执着。

为什么讲布施呢?因为这个入门比较容易,受众比较广泛。

那落实到我们精进群师兄的修行上,具体都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呢?或者说,我们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呢?以下内容,仅限精进群师兄自行参考,不必要求其他师兄。

我们简单列举几条,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执着了。

1 执着于在各种群内进行法布施,方式为简单的复制粘贴,而且不管受众的情况。这个大约就有点执着了。

2 执着于放生的功德,对于具体放生的数量过于计较,这个也是有点执着了。

3 执着于施食的功德。

4 即便是家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依然执着于去寺庙做义工。

5 即便不知道印出来的经书有什么用,怎么让经书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这样盲目助印有点执着。

以上几点,只能对于精进修行的师兄作为参考,不要让自己执着于功德。但是千万不要用来衡量初学者,或者用来指责初学者,这样用高标准去要求初学者却又是很不恰当的。

所以现在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各种各样的道场呢?其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学习不同的内容。

比方说,对于不信佛或者初学佛的人来说,你多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效果多半会比较好。

对于已经精进修行的人来说,你告诉他,已经养成了行善的习惯这一点是非常好的,但是千万不要执着功德哦。

对于初学者,你应当让他选择一个法门,精进修行,尽量去掉我执;至于去掉法执这个道理,你可以让他知道这个目标,同时更加要告诉他,什么时候才能扔掉拐杖,扔早了,就会摔跟斗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辈子其实都达不到去掉法执的程度。那么你对着初学者来反复强调要去掉法执,这个就没有太多意义了。

金刚经就是要我们人法两空,不过呢,很多人人还没空,却整天想着法空,这个就有问题了。

我们通过学习金刚经,不但要明白以后修行的远景方向,更加要明白下一步具体应该怎么走。

这其实是我们在精进群内分享金刚经最重要的目的。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果我们能够受持读诵金刚经,佛祖都知道,我们以后都能成就无量功德。

有人说,我念了一年金刚经,这个无量功德怎么还没看见呢?

前面已经说过了,你不执着于这个功德,不执着于这个我,那功德自然就在那里,无量无边;你一执着,那个功德就马上缩水了,搞不好还化为泡影了。

净心修行,莫问前程。

我们看看傅大士的开示:

证空便为实  执我乃成虚

非空亦非有  谁有复谁无

对病应施药  无病药还祛

须依二空理  颖脱入无余

你证到了空相就是了解了实相,你执着于我呢,就始终在虚幻世界中六道轮回。这个实相非空也非有,究竟谁有,究竟谁无?

对症下药,没病的话就把药也扔掉。我们要依靠人法二空这个道理,才能证得无余涅槃。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祖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人,早上也布施,布施什么呢?用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去布施,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暂且用10的20次方来代表恒河沙数吧,并不是准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中午呢,也是这样布施,晚上也是这样布施。

每天多这样布施,坚持无量百千万亿劫这样长的时间。

这个功德自然是非常大了。

如果有人听了金刚经,信心不退转的话,那你的福报比上面无量布施身命的更大。那有些人信心为什么会退转呢?

有些凡夫一听,我念佛啊念大悲咒啊念金刚经啊念地藏经啊,目的就是为了消业障,结果你说这个我呢,其实是虚幻的,那我每天辛辛苦苦念的那么多,岂不是白念了?他打这么个妄想,所以不相信金刚经中佛祖说的话,觉得不能没有我,于是死死抱住这个我不妨。

你想啊,我既然空了,那么业障是不是也是空的呢?

永嘉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不过呢,这个境界不是说你口头说说就可以的,那样是不能了道的,你未证说证,只能是误人误己,以后还得还这个业障的债务。

这个是走自力修行的路子,当然有人能走通,比如六祖惠能大师,不过相当不容易。

继续打上次网络游戏的比方:我们好比是网络游戏里面的一个角色,因为痴迷,所以以为这个角色就是自己的本性。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打打杀杀,欠了一屁股的债务,游戏规则是因果定律,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由于我们始终都在这个游戏里头打转转,所以这个债务无始无终。

有一天,你觉悟了,通过修行,戒掉了自己玩游戏的坏习惯,从这个游戏里头彻底的跳出来了,以后也不玩这个游戏了。那么请问你以前在这个游戏里头的债务还要不要还呢?自然是不必还了。因为你以前的帐号是个虚幻的,你又不玩这个游戏了,那债务什么的自然都是浮云了。

有人说,那为什么佛祖还要受因果报应呢?比如受谤头痛金枪马麦之苦等等。

大约有2个原因:

1 佛祖自己虽然知道了这个巨大的游戏是虚幻的,自己已经解脱了,但是他又回来救我们这些还没有解脱的还在继续玩游戏的傻子。

2 佛祖在这个游戏里面,虽然具有随时超脱游戏规则的无上权限,但是,我们这些人,是没有获得无上权限的普通玩家,佛祖为了教我们能行得通的逃离之路,于是遵守游戏规则。或者有些人根本都不知道游戏规则,所以佛祖告诉这些人游戏规则。

这个比方呢,以前也是不好讲的,只是因为近10多年网络游戏盛行,所以打这么一个比方供大家参考而已。

有人说,原来业障是这样,悟了我空业障大约也空了。不过我空很难悟啊,怎么办呢?

我空当然是很难悟的,不是说说口头禅就悟了的啊。有些前辈悟了之后,喜欢写一些禅诗来表达自己悟了之后或深或浅的境界。这些诗呢,对于某些根性的人来说,很对胃口。比方说有人悟了之后写到: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那么这些感兴趣的人呢,他如果也天天去嗅嗅梅花的话,能不能开悟呢?大约是不行的啦。

前面已经多次讲过,这个基本叫做刻舟求剑啦。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强调一下了,有人听了之后,又忍不住要去批评参禅的师兄,说你们不是这块料啦,学什么禅啊,你要学净土宗呢。

这个已经多次说过了,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呢。

不管他以什么方式接触佛教,自有他的因果。你如果执着于改变他人,那大约又落入上面的着相法布施的陷阱了。

他这辈子参禅,说不定下辈子就修净土了呢?这个都说不定的。

那么是不是绝对不能说呢?

那也不是绝对的。要看情况,什么情况呢?

1 你要赞叹对方,为什么要赞叹啊?因为对方信佛啊。你一赞叹,对方自然就高兴,以后你说什么内容,对方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容易产生反感。

2 你要通过身体力行让对方信任你、尊重你,你以后说什么内容,对方才愿意相信你是为他好,才愿意尝试去听你讲。

3 你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合适的语言,用合适的方式跟对方讲,这样才可能产生一些正面的效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你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其实还不如不讲。不讲至少还没那么多争论,没有争论烦恼也自然会少一点。因为我们普通人基本上很难不生烦恼的争论呢。

所以呢,我们建议大家采取开门见山,守株待兔的方法。例如群主告诉大家,我们是修净土的,主要修行方法是念佛念大悲咒,多多益善型的,不是离相念佛观想念佛等等类型的。我们明确说明这个方法,并且依照佛经解释这个方法是可靠的。然后,认同这个方法的师兄可以加入这个共修团体,大家可以依照六和敬的原则,共同进步。

那么我们也不必到处打广告,有缘者自然会被吸引过来,缘份不成熟的,你强行通过广告拉过来效果估计也不太好;我们也不说其他法门不好,比方说念楞严咒、念法华经、念华严经、参禅打坐的等等,我们都说很好,不过与这个道场的宗旨不符合,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做到六和敬了。与其不同法门的人硬凑在一起,还不如不同修行方法的自行组织小团体共修,这样效果更好的。

当年佛祖的弟子当中,也是各自跟自己投缘的人一起结伴修行的呢。比如跟随大目犍连的比丘,都是有神足的;跟随阿那律的比丘,都是有天眼的;跟随须菩提的比丘,都是解空第一的......

所以呢,如果大家以后弘扬佛法的时候,也不妨考虑学习这个不着相的法布施。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佛祖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生出一种执着心来做布施,那就会被蒙蔽了心智。
反过来,如果你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执着,那就好像一个明眼人在阳光的照耀下,能够看到种种景象。

这里佛祖虽然只说了布施一种波罗蜜,但是其他几种波罗蜜也是一样的,都不能执着。

为什么讲布施呢?因为这个入门比较容易,受众比较广泛。

那落实到我们精进群师兄的修行上,具体都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呢?或者说,我们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呢?
以下内容,仅限精进群师兄自行参考,不必要求其他师兄。

我们简单列举几条,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执着了。

1 执着于在各种群内进行法布施,方式为简单的复制粘贴,而且不管受众的情况。这个大约就有点执着了。

2 执着于放生的功德,对于具体放生的数量过于计较,这个也是有点执着了。

3 执着于施食的功德。

4 即便是家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依然执着于去寺庙做义工。

5 即便不知道印出来的经书有什么用,怎么让经书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这样盲目助印有点执着。

以上几点,只能对于精进修行的师兄作为参考,不要让自己执着于功德。
但是千万不要用来衡量初学者,或者用来指责初学者,这样用高标准去要求初学者却又是很不恰当的。

所以现在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各种各样的道场呢?其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学习不同的内容。

比方说,对于不信佛或者初学佛的人来说,你多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效果多半会比较好。

对于已经精进修行的人来说,你告诉他,已经养成了行善的习惯这一点是非常好的,但是千万不要执着功德哦。

对于初学者,你应当让他选择一个法门,精进修行,尽量去掉我执;
至于去掉法执这个道理,你可以让他知道这个目标,同时更加要告诉他,什么时候才能扔掉拐杖,扔早了,就会摔跟斗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辈子其实都达不到去掉法执的程度。
那么你对着初学者来反复强调要去掉法执,这个就没有太多意义了。

金刚经就是要我们人法两空,不过呢,很多人人还没空,却整天想着法空,这个就有问题了。

我们通过学习金刚经,不但要明白以后修行的远景方向,更加要明白下一步具体应该怎么走。

这其实是我们在精进群内分享金刚经最重要的目的。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果我们能够受持读诵金刚经,佛祖都知道,我们以后都能成就无量功德。

有人说,我念了一年金刚经,这个无量功德怎么还没看见呢?

前面已经说过了,你不执着于这个功德,不执着于这个我,那功德自然就在那里,无量无边;

你一执着,那个功德就马上缩水了,搞不好还化为泡影了。

净心修行,莫问前程。

我们看看傅大士的开示:

证空便为实  执我乃成虚

非空亦非有  谁有复谁无

对病应施药  无病药还祛

须依二空理  颖脱入无余

你证到了空相就是了解了实相,你执着于我呢,就始终在虚幻世界中六道轮回。

这个实相非空也非有,究竟谁有,究竟谁无?

对症下药,没病的话就把药也扔掉。

我们要依靠人法二空这个道理,才能证得无余涅槃。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祖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人,早上也布施,布施什么呢?用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去布施,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暂且用10的20次方来代表恒河沙数吧,并不是准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中午呢,也是这样布施,晚上也是这样布施。

每天多这样布施,坚持无量百千万亿劫这样长的时间。

这个功德自然是非常大了。

如果有人听了金刚经,信心不退转的话,那你的福报比上面无量布施身命的更大。
那有些人信心为什么会退转呢?

有些凡夫一听,我念佛啊念大悲咒啊念金刚经啊念地藏经啊,目的就是为了消业障,结果你说这个我呢,其实是虚幻的,那我每天辛辛苦苦念的那么多,岂不是白念了?他打这么个妄想,所以不相信金刚经中佛祖说的话,觉得不能没有我,于是死死抱住这个我不妨。

你想啊,我既然空了,那么业障是不是也是空的呢?

永嘉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不过呢,这个境界不是说你口头说说就可以的,那样是不能了道的,你未证说证,只能是误人误己,以后还得还这个业障的债务。

这个是走自力修行的路子,当然有人能走通,比如六祖惠能大师,不过相当不容易。

继续打上次网络游戏的比方:我们好比是网络游戏里面的一个角色,因为痴迷,所以以为这个角色就是自己的本性。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打打杀杀,欠了一屁股的债务,游戏规则是因果定律,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由于我们始终都在这个游戏里头打转转,所以这个债务无始无终。

有一天,你觉悟了,通过修行,戒掉了自己玩游戏的坏习惯,从这个游戏里头彻底的跳出来了,以后也不玩这个游戏了。
那么请问你以前在这个游戏里头的债务还要不要还呢?
自然是不必还了。因为你以前的帐号是个虚幻的,你又不玩这个游戏了,那债务什么的自然都是浮云了。

有人说,那为什么佛祖还要受因果报应呢?比如受谤头痛金枪马麦之苦等等。

大约有2个原因:

1 佛祖自己虽然知道了这个巨大的游戏是虚幻的,自己已经解脱了,但是他又回来救我们这些还没有解脱的还在继续玩游戏的傻子。

2 佛祖在这个游戏里面,虽然具有随时超脱游戏规则的无上权限,但是,我们这些人,是没有获得无上权限的普通玩家,佛祖为了教我们能行得通的逃离之路,于是遵守游戏规则。或者有些人根本都不知道游戏规则,所以佛祖告诉这些人游戏规则。

这个比方呢,以前也是不好讲的,只是因为近10多年网络游戏盛行,所以打这么一个比方供大家参考而已。

有人说,原来业障是这样,悟了我空业障大约也空了。不过我空很难悟啊,怎么办呢?

我空当然是很难悟的,不是说说口头禅就悟了的啊。

有些前辈悟了之后,喜欢写一些禅诗来表达自己悟了之后或深或浅的境界。这些诗呢,对于某些根性的人来说,很对胃口。

比方说有人悟了之后写到: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那么这些感兴趣的人呢,他如果也天天去嗅嗅梅花的话,能不能开悟呢?大约是不行的啦。

前面已经多次讲过,这个基本叫做刻舟求剑啦。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强调一下了,有人听了之后,又忍不住要去批评参禅的师兄,说你们不是这块料啦,学什么禅啊,你要学净土宗呢。

这个已经多次说过了,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呢。

不管他以什么方式接触佛教,自有他的因果。你如果执着于改变他人,那大约又落入上面的着相法布施的陷阱了。

他这辈子参禅,说不定下辈子就修净土了呢?这个都说不定的。

那么是不是绝对不能说呢?

那也不是绝对的。要看情况,什么情况呢?

1 你要赞叹对方,为什么要赞叹啊?因为对方信佛啊。你一赞叹,对方自然就高兴,以后你说什么内容,对方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容易产生反感。

2 你要通过身体力行让对方信任你、尊重你,你以后说什么内容,对方才愿意相信你是为他好,才愿意尝试去听你讲。

3 你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合适的语言,用合适的方式跟对方讲,这样才可能产生一些正面的效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你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其实还不如不讲。不讲至少还没那么多争论,没有争论烦恼也自然会少一点。因为我们普通人基本上很难不生烦恼的争论呢。

所以呢,我们建议大家采取开门见山,守株待兔的方法。

例如群主告诉大家,我们是修净土的,主要修行方法是念佛念大悲咒,多多益善型的,不是离相念佛观想念佛等等类型的。

我们明确说明这个方法,并且依照佛经解释这个方法是可靠的。

然后,认同这个方法的师兄可以加入这个共修团体,大家可以依照六和敬的原则,共同进步。

那么我们也不必到处打广告,有缘者自然会被吸引过来,缘份不成熟的,你强行通过广告拉过来效果估计也不太好;

我们也不说其他法门不好,比方说念楞严咒、念法华经、念华严经、参禅打坐的等等,我们都说很好,不过与这个道场的宗旨不符合,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做到六和敬了。与其不同法门的人硬凑在一起,还不如不同修行方法的自行组织小团体共修,这样效果更好的。

当年佛祖的弟子当中,也是各自跟自己投缘的人一起结伴修行的呢。

比如跟随大目犍连的比丘,都是有神足的;

跟随阿那律的比丘,都是有天眼的;

跟随须菩提的比丘,都是解空第一的......

所以呢,如果大家以后弘扬佛法的时候,也不妨考虑学习这个不着相的法布施。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