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VIP 会员
会员中心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来自佛门的吉祥祝福》祈福珍藏册 迎请电话:010-51656995、 010-51385788;QQ:179518763;邮箱:qf@fjnet.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middle_nav_logol.gif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 > 学术论文

弥勒信仰的演变:以"兜率天宫"为中心的考察---王雪梅

2009年11月07日 09:46:00 佛教在线 点击:0

一、引言

兜率天宫是一生补处菩萨的住处,当然也是弥勒菩萨的处所,是弥勒信仰者的归依处。随着弥勒信仰与净土思想的展开,兜率天宫也被视为兜率净土。在唐代,兜率天宫被区分为兜率“内院”与“外院”,此后,兜率内院成为弥勒信仰者的最后归依处,愿生兜率天宫其实质成为愿生兜率“内院”。千百年来,在弥勒信仰者的世界里,兜率天宫分为内外院乃是耳熟能详的众口之辞,但是翻检经典文献,兜率天宫之分内外,或者以“兜率内院”[②]指称兜率天宫,的确是唐代及以后才有的事情,虽然不能说这是“中国佛教千年来对‘内院’之说的错误认知”[③],但从“兜率天宫”到“兜率内院”观念的出现,实为弥勒信仰演变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拟在前贤研究[④]的基础上,从经典文献关于“兜率天宫”及“兜率内院”的记载,考察“内院”观念的缘起变化及兜率天宫意涵的演变,指出“兜率内院”观念为中国弥勒信仰的突出特点,是弥勒信仰在中国发展演变的结果,对弥勒信仰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佛经对兜率天宫的记载

兜率天宫,即兜率天,是佛教三界之内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因“兜率”梵文作Tu?ita,故佛经中又常依音译作“兜术”、“兜率陀”、“兜率哆”、“都史多”、“睹史多”、“斗瑟哆”、“珊睹史多”天等;依“兜率”之意译,“兜率天”又作“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上足天”等。但是,如有学者指出,“从第二世纪中叶到第五世纪初年,中国佛教界还是以‘兜率天’称之,直到道安之后的姚秦时代,这个名词才渐渐的由‘兜率天’转成‘兜率陀天’,但在唐朝玄奘的时期却以‘覩史多天’称之,最后还是回归为‘兜率天’,乃至现今的佛教界仍然称之为‘兜率天’。”[⑤]

兜率天作为一生补处菩萨的处所,佛经中以这些语词讲到兜率天的地方非常多,不仅有未来佛弥勒菩萨为天主的兜率天宫,也有释迦佛为护明菩萨时所处兜率天宫的记述。如《佛本行集经》卷六中说释迦如来为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时,有为诸天说法之高幢,在高幢之上更有一大天宫,经云:

时兜率陀有一天宫,名曰高幢,纵广正等,六十由旬。菩萨时时上彼宫中,为兜率天,说于法要。是时菩萨,上于彼宫,安坐讫已,告于兜率诸天子言:汝等诸天,应来聚集,我身不久,下于人间,我今欲说一法明门。……护明菩萨见彼天众聚会毕已,欲为说法。实时更化作一天宫,在彼高幢本天宫上,高大广阔,覆四天下,可憙微妙,端正少双,威德巍巍,众宝庄饰。一切欲界天宫殿中,无匹喻者。……彼大微妙师子高座,菩萨坐上,告于一切诸天众言:汝等诸天,今此一百八法明门,一生补处菩萨大士在兜率宫欲下托生于人间者,于天众前要须宣畅说此一百八法明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⑥]

欢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国内)  fo84000@gmail.com(国际)     在线提交
QQ:983700265    电话:010-51662115转8005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要 闻

更多>>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国内)  (国际)   QQ:2326936829

传真:010-51662115转8013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线留言   

吉祥宝塔迎请:15117935615   010-51662115转8026  010-51656995

祈福   佛教在线(www.fjnet.com)网络联系人:子桑   联系电话:010-85285027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  邮编:100011  乘车路线及地图

网站地图  义工报名  QQ:847698935  QQ群:21264446  招聘   技术支持:010-51662115转8023

京ICP证020416号-1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359号 Copyright ©1996-2012 佛教在线版权所有